二十三、刘思齐是刘谦初烈士的女儿。才10岁时,她就和母亲张文秋一起坐牢。 在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前夕,毛泽东的大儿媳刘思齐主编的《东方红》丛书《人民领袖毛泽东》丛书,分别由中国书店、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这两套丛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采用纪实文学的笔法,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现了毛泽东的生平、思想和业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历史凝重感,一些精彩文章,发人深思,催人泪下。 作为具有特殊身份又有着特殊经历的刘思齐,主编有关毛泽东的丛书,自然格外引起人们的兴趣。1993年11月,她曾与李讷、张玉凤联袂南下,参加韶山纪念毛泽东诞生百周年的有关活动。我曾随行到韶山,并采访了她。 谈及丛书的编撰,刘思齐满怀深情地说:“编书纪念主席,这是我多年的心愿。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写自己的回忆录,写在主席身边生活的难忘岁月,写在一个孩子的眼光中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写毛主席的伟大和与众不同的地方。既然要写,就要对历史负责,向读者提供完全准确、可靠的史实。现在回忆录的写作正处于收集资料阶段,还未开始动笔。今年是主席一百周年诞辰纪念的日子,作为他老人家的大儿媳,我非常想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自己写的书赶不上,就和其他作者一起合作编撰了这两套丛书。为百周年纪念献上的一片擎爱之心。” 谈到这里,刘思齐陷入了对往事深深的回忆之中。 刘思齐的生父刘谦初,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又就读于第一期黄埔军校。30年代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31年4月5日被山东军阀韩复榘杀害,年仅34岁。刘谦初就义前,妻子张文秋哽咽地说:“谦初,你给未出世的孩子起个名字吧!” “不管你们流落到哪里,要思念齐鲁,思念故土。起个‘思齐'吧。” …… 刘思齐出生后,从未见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小时候,刘思齐看到别的小朋友经常依偎在爸爸的怀抱里,羡慕得不得了,就常常问妈妈:“怎么人家都有爸爸,我的爸爸呢?”妈妈总是强忍悲痛说:“你的爸爸出远门做生意了,要很久很久才能回来。”对亲生父亲刘谦初,刘思齐的记忆是朦胧而模糊的。但父亲刘谦初给了刘思齐一个完整的生命和成长的环境。 1937年,6岁的刘思齐终于盼回了自己的爸爸。有一天,妈妈告诉思齐:“你爸爸回来了。”思齐高兴极了,她终于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爱她疼她的爸爸了。可回家一看,爸爸是个瘦削的中年人,只有一条腿。其实,她并不知道,这并不是她的亲生父亲,而是她的继父陈振亚,但继父对她却比亲生女儿还疼爱。 1939年8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让陈振亚去苏联安装假肢并批准张文秋携带孩子一同前往。 1939年12月,思齐跟着爸爸、妈妈登上飞往苏联的飞机,途经迪化时,被新疆当局无理扣留在三角地机场。陈振亚与之据理斗争,几经交涉,才把他们送至中共驻新疆八路军办事处(对外称第三招待所)。这样,思齐和爸爸、妈妈、妹妹只好逗留迪化,重新等待去苏联的机会。 但是不仅他们一家没去成苏联,陈振亚也不幸牺牲了。 思齐和妈妈张文秋尚未从丧父丧夫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又陷入新的灾难。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突变,新疆盛世才政府也撕下伪装,破坏抗日的革命统一战线。一时间,新疆处于血雨腥风之中。中共驻新疆代表陈潭秋及一批党的优秀干部毛泽民、林基路等相继被捕入狱。思齐一家也未能逃脱厄运。1943年4月,10岁的思齐与妈妈、两个妹妹,还有50多名中共的妇、幼、病残人员统统被关进临时监狱。1944年10月底,又将他们转移囚禁在位于迪化城东南的第四监狱,也称女监。 1945年2月的一天,思齐和妹妹少华发现有个“黑狗”窜进2号牢房,说要释放那几个新疆籍的阿姨,就赶紧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大人们。果然,这是敌人在耍花招,想在共产党内部搞分化瓦解。这时,又冲进20多个敌人,他们把站在最前面的妈妈和十几个阿姨拖了出去。思齐和其他孩子们拼命地哭喊,有的抱住敌人的腿,有的死死拽住敌人的衣服,也有的抡起拳头不停地往敌人脸上、身上砸…… 为了营救妈妈和阿姨们,思齐联合其他小朋友们,学着阿姨们的样子开始绝食、示威,又来到看守所长处请愿。敌人无奈,只好把思齐的妈妈和阿姨们放了回来。 中共中央始终没有忘记被关押在新疆的革命同志,多次与国民党政府交涉,营救被关押的同志。在周恩来、邓颖超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共人员及其家属子女131人被释放。 1946年6月10日,对思齐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要回家了,就要回到那日日夜夜思念的延安了……此时此刻的思齐,那种归心似箭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述。思齐和妈妈、两个妹妹及叔叔、阿姨、小朋友分别乘10辆大卡车启程。历经一个月,于7月11日到达延安。 狱中四年,思齐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也懂得了一些简单的革命道理,她渐渐长大了,成熟了。 回到延安后,回到党和人民的怀抱,年轻的刘思齐兴奋不已,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学习革命理论。在革命队伍中,她变得成熟起来,并与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相恋。 在认识毛岸英以前,刘思齐早就成了毛主席的干女儿。 刘思齐第一次见毛泽东是在她6岁那年。有一天,思齐在台上演完戏,一个身材魁梧、操湖南口音的人走过来,摸着思齐的头说:“小姑娘,我做你的爸爸,你做我的女儿怎么样?”6岁的小思齐歪着头很认真地想了想说:“好吧。”这个操湖南口音的人就是毛泽东。从此,刘思齐就成了毛泽东的干女儿。 1948年夏,正在北方大学文学院上学的刘思齐放了暑假,因患疟疾,来到河北省平山县治疗,病愈后,特地到当时党中央的所在地西柏坡村看望“干爸爸”毛泽东。在毛泽东家里,刘思齐邂逅了毛岸英。在听了毛岸英参加土改工作团进行农村锻炼的经历和感受的介绍后,刘思齐对毛岸英产生了敬意。 不久,刘思齐被分配至平山县,同毛岸英一起参加土改。在工作中,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1949年10月15日,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中读书的刘思齐与毛岸英举行了婚礼。 他们的婚礼是简朴的,新房也很简单,只是把两人的东西搬在一起,添置了一些必要的用具,朴实无华,但婚礼的规格无疑是最高的。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都送去了一份薄礼,显得庄重质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