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接获表兄手书,毛泽东“快慰莫名”,说“诸表兄弟幸都健在,又是快事”。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从此与文家失去联系。 大革命失败以后,文家由此也受到牵连和迫害。1929年2月22日反动军阀许克祥派了一个班的兵力,闯入了湘乡大坪,包围了唐家土乇,以“共匪头目亲属”的罪名,将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捆绑,押至本乡株木塘,关押在颜家湾。此时,文玉钦年已七十高龄,有病在身,后经多方营救,花去了不少钱财,方保释脱险。文玉钦由此一病不起,于同年6月27日不幸去世,终年70岁。 1934年,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中国革命的曙光又从西部黄土地平线冉冉升起,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向往的地方,红星照耀陕北,照耀着中国。 毛泽东为革命不辞日夜操劳,但也异常思念家乡,也思念着文家的亲人,盼望着家乡亲人的音讯。然而,关山阻隔,音讯难通。加之国民党反动派对工农红军实行“围剿”,对革命根据地实地严密封锁,家乡音讯杳无。毛泽东俨如了一位远方的游子,常常抬头遥望南天,寄托对文家亲人的一片思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杜甫的《春望》正是毛泽东此时的内心写照。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的怒潮。国共两党通过谈判,达成了停战协定,“团结抗日,一致对外”,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延发革命根据地由此打破了封锁,毛泽东才同家乡亲友取得书信联系。 随着抗日声浪的不断高涨,一批批进步青年,怀着抗日救国激情和对革命的向往,开始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奔向革命圣地延安。此时,正在长沙任教的文运昌,获悉毛泽东正在延安领导抗日救国战争,他欣喜若狂,倍受鼓舞,因此急于想和毛泽东取得联系。 1937年秋,文运昌在长沙长郡中学任庶务时,有一位学生莫立本,思想进步,满腔热情地希望去延安投奔革命,参加抗日救国。文运昌便写信介绍他去延安找毛泽东。莫立本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延安,向毛泽东转交了文运昌的信。毛泽东接信后,欢喜不已,真是家书抵万金。文运昌的信中倾诉了兄弟睽别之情,叙说了家里的情况。毛泽东得知八舅因自己受到连累,心中非常内疚,八舅的去世使他悲痛万分。不久文运昌又向毛泽东写了一信,信中叙述他在长沙教书,收入微薄,家庭生活困难,想去延安谋生,希望毛泽东在经济上给予一些帮助。毛泽东收阅此信后,随即于1937年11月27日,亲笔复信文运昌,由陕北肤施(今延安)投邮至长沙南门外36号,文运昌先生收。 这是毛泽东与外婆家整整十年中断联系后写的第一封信,也是毛泽东写信给亲友最长的一封信,全文600余字,字字真挚,句句感人。信中写道: 运昌吾兄: 莫立本到,接获手书,本日又接十一月十六日详示,快慰莫名。八舅父母仙逝,至深痛惜。诸表兄嫂幸都健在,又是快事。家境艰难;此非一家一人情况,全国大多数人皆然,惟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自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如兄家累甚重,宜在外面谋一大小差事俾资接济,故不宜来此。道路甚远,我亦不能寄旅费。在湘开办军校,计划甚善,亦暂难实行,私心虽想助兄,事实难于做到。前由公家寄了二十元旅费给周润芳,因她系泽覃死难烈士(泽覃前年被杀于江西)之妻,故公家出此,亦非我私人的原故,敬祈谅之。我为全社会出一些力,是把我十分敬爱的外家及我家乡一切穷苦人包括在内的,我十分眷念我外家诸兄弟子侄,及一切穷苦同乡,但我只能用这种方法帮助你们,大概你们也是已经了解了的。 虽然如此,但我想和兄及诸表兄弟子侄们常通书信,我得到你们片纸只字都是欢喜的。 不知你知道韶山情形否?有便请通知我乡下亲友,如他们愿意和我通信,我是很欢喜的。但请转知他们不要来此谋事,因为此处并无薪水。 刘霖先生还健在吗?请搭信慰问他老先生。 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大举进攻,我们的工作是很紧张的,但我们都很快乐健康,我的身体比前两年更好了些,请告慰唐家土乇诸位兄嫂侄子儿女们。并告他们八路军的胜利就是他们大家的胜利,用以安慰大家的困苦与艰难。 谨祝兄及表嫂的健康! 毛泽东 十一月二十七日 毛泽东不仅深深地眷恋他的家乡和外婆家亲人,而且更炽爱着我们这个古老国度里的亿万人民。他同情亿万受压迫、受剥削的穷苦百姓并把拯救这些穷苦百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鞠躬尽瘁。因此,他抛弃了家庭,舍弃了一切个人利益,其中也包括了他外婆家利益。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延安的八路军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开荒种地纺纱织布,来解决自己的吃穿。他们都是身无分文,心怀天下,是精神上的富裕者,钱财上的穷困者,哪有钱来支援自己的亲友。因此,毛泽东只能向文运昌提出的要求进行耐心解释,予以婉言安慰。 毛泽东的这封信体现了他大公无私及其为拯救劳苦大众、奋斗不息的崇高精神,并且预示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毛泽东的信使家乡人民深受鼓舞,力量倍增,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光明,尽管毛泽东一再说明“并无薪水,不宜来此”。但湘潭、湘乡、韶山的一些有志青年,如章淼洪、毛远志、毛慎义等不畏艰苦,纷纷奔赴延安,投身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充分地体现了家乡人民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斗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