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家人——从韶山到中南海(二十七)

  二十七、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与两个哥哥在上海街头失散,从此杳无音讯。

  毛岸龙生于1927年,是毛泽东与杨开慧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当时,毛泽东因与陈独秀在党内意见相左而受到排挤和打击,心情不舒畅。不久,因忙于秋收起义,拉着队伍上了井冈山。直到毛岸龙在上海失踪,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儿子一面。

  1927年杨开慧从武汉回长沙后,毛岸龙随母亲一起住在北门外沈家大屋旁的北角门楼,后又一起回到长沙县板仓外婆家。1930年杨开慧牺牲后,毛岸龙和两个哥哥一起被外婆向振熙、舅妈李崇德送到上海,来到叔叔婶婶毛泽民、钱希钧的身边,住进了中共的外围组织中国互济会办的大同幼稚园。1931年春,因顾顺章叛变,上海地下党的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大同幼稚园被迫解散,毛岸龙和两个哥哥又被寄养在当时公开身份为牧师但实际上是地下党的董健吾家中,后因董健吾去武汉工作,他们三兄弟只好流落在上海街头。

  流浪的生活是十分痛苦的,当时岸龙年纪甚小,尚无独立生活的能力,主要靠两位哥哥卖报纸、拾破烂、帮人推人力车维持生活。他们终日里露宿街头,居无定处。岸龙终于与两个哥哥失散,从此杳无音讯,是死是活,后人不得而知晓。侥幸的是还有一张当年大同幼稚园小朋友们的合影存世,透过那张泛黄的照片,小岸龙和哥哥们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依稀可见。

  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后,因音讯隔绝,与杨开慧失去联系。后与贺子珍结了婚,两人相处10年,前后生了6个孩子,然而活下来的,却只有女儿李敏,还有后来找到的杨月花。

  1929年,在红军二打龙岩的时候,贺子珍第一次分娩,生下了一个女孩。

  毛泽东很喜欢这个女孩子,这是他继岸英、岸青、岸龙之后,第一次喜得千金。他笑着对贺子珍说:“她倒会挑日子,找了一个好地方出生呢!”

  龙岩是福建省的一个中等县城,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比较富裕。红军入城后,在这里建立了革命政权,贺子珍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她第一个孩子,自然令毛泽东不胜高兴。

  不过当时贺子珍尚不满20岁,过早地做母亲,并非她之所愿。但孩子生下后,看着那稚嫩的脸,母爱的本能也不禁油然而生。

  孩子生下不久,毛泽东就托人为她找到一位可以寄托的人家。他对贺子珍说:“把孩子寄养出去,今天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以后会回来的。等到革命胜利了,我们再把她接到身边。”

  贺子珍忍着心中的痛苦点点头,没说什么。她是个刚强的女人,不愿意让毛泽东为这些事情操心。

  红军撤出龙岩时,考虑到很快能回来,毛泽东没让贺子珍跟着队伍走,而让母女俩隐蔽在城外一家老百姓家里,这样也好让贺子珍产后休息几天。

  但同孩子分别的一天总是要到来的。这一天,贺子珍用被子把婴儿裹好,自己把她抱到联系好的那户大嫂家里去。她没有什么衣物给孩子留下,只把事先准备好的15块银元,放在那位大嫂手里说:“麻烦你把孩子抚养大,日后我们会回来接她的。”

  送走孩子后,贺子珍的心里有些难过,觉得周围零零落落,极其冷漠,但她没有落泪。当时,她还有个乐观的想法,以为红军常在这一带活动,见面是不难的。想不到,这竟是同亲生女儿的永别。

  1932年4月,红军再次打开龙岩,贺子珍在县城里一直忙着为军队筹粮筹款,一面惦念着自己寄养着的女儿。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按照贺子珍的记述,找到旧日的那位大嫂,打听孩子的下落。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是:孩子已经不在人世了。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贺子珍半天说不出话来。愣愣地坐在那里。毛泽民的爱人钱希钧安慰她说:“不要太难过,为了革命,我们只能这样,又有什么办法呢?”

  事实上,贺子珍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沉浸在儿女之情中,艰苦的环境,复杂的斗争,占去了她全部的精力,她无暇为女儿的事过分伤感,只好尽快地把这种感情丢开了。

  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了她和毛泽东的第二个孩子。因为是个男孩,毛泽东把他和杨开慧的三个孩子并列,取名毛岸红。当时贺子珍正得疟疾,医生怕影响孩子的健康,不让她喂奶,毛泽东便又托人给孩子找了个奶妈。

  奶妈是江西人,当地的江西人好把小孩子叫毛毛。入乡随俗,毛泽东与贺子珍也就跟着奶妈称毛岸红为小毛毛了。而毛泽东的同事则把他叫“小毛”。

  小毛毛生得端端正正,眼睛挺大,像他爸爸。毛泽东非常喜欢他,每次来医院,都要从奶妈手里把小毛毛抱过来,又是亲,又是摸。有时孩子睡熟了,他就把孩子放在贺子珍身边,自己则坐在他们母子身旁,静静地凝视着。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时,毛毛已经两岁多了,牙牙学语,正讨人喜欢。他是毛泽东与贺子珍所生的6个孩子中,惟一一个在两人身边抚养的,因此倍受父母的宠爱。毛泽东每次出门,到了傍晚,小毛毛都要站在门口,倚门而待,等爸爸回来。

  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夫妇商定把孩子交给留下来坚持游击活动的弟弟毛泽覃和弟媳贺怡。临行前,贺子珍从邻居那里要来些棉花,把自己的一件灰布军装剪开来,就着灯光,一针一线地给儿子缝制了一件小棉袍……

  瑞金和中央苏区落入敌人之手后,毛泽覃恐怕走漏消息,小毛毛会遭不测,就把他秘密转移到瑞金一个警卫员的家里。以后毛泽覃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小毛毛也从此下落不明。

  解放前夕,为完成毛泽覃的遗愿,也为了满足毛泽东、贺子珍对儿子的思念之情,贺怡曾回去寻找毛毛。

  毛泽东刚进城不久,还住在香山。一天,贺怡跑来对他说:“在江西丢掉的毛岸红现在已经找到了。”毛泽东当时听了非常高兴,就详细问了一些具体情况。贺怡仔细说了一些特征后,毛泽东认定和他记忆中的时间、地点、岁数和相貌均不相符。后来,贺怡又转赴江西吉安,继续为寻找毛毛奔波,途中不幸因车祸遇难。

  1953年,幽居上海的贺子珍给当时的江西省长邵式平写了封信,说她在瑞金时生有一个男孩,叫小毛,长征出发前通过毛泽覃、贺怡夫妇寄养在老表家里,现在思儿心切,请千万千万帮助查找……

  江西省优抚处干部王家珍带着组织上的重托,终于打听到,黄月英夫妇曾在1934年10月,养了红军的一个小男孩,取名朱道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返回《关于毛泽东的故事》目录